“AI在人大 ,智启未来” 科学与人文素养讲座第三期首讲举办
信息来源:人大高瓴人工智能学院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1日
“AI在人大,智启未来”科学与人文素养讲座
2025年11月5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联合教务处、实验室管理与教学条件保障处主办的“AI在人大,智启未来”科学与人文素养讲座第三期第1讲于公教一楼1602教室顺利举行。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文继荣教授作首场报告“拥抱AGI(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全校各院系及书院百余名师生参与,共同开启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新篇章。讲座由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魏哲巍教授主持。
魏哲巍指出,该系列讲座致力于普及人工智能知识,推动跨学科人才培养。高瓴人工智能学院近年来积极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与智源学者等专家深度合作,系统布局人工智能教育,特别是在具身智能与机器人等前沿方向拓展学生视野,助力学校构建人工智能与人文社科融合的创新生态。
文继荣在报告中系统回顾了人工智能自1950年代至今的发展历程,指出智能的本质是对世界的预测与建模。他剖析了从符号表示、机器学习到大数据与深度学习的演进,指出深度学习虽在图像与语言理解等领域取得突破,但与人脑智能仍有差距。
文继荣重点阐释了大模型在语言建模与类脑模拟中的关键作用,解析了预训练、后训练机制及Transformer架构的核心地位,指出大模型正从“快速思考”迈向“深度思考”阶段。通过阿尔法狗与DeepSeek-R1的案例,他强调增强复杂推理能力是迈向AGI的关键,并指出当前需着力解决模型幻觉、领域知识扩展、多模态建模与智能体构建等挑战。
文继荣在总结中展望了AGI可能引发的科技爆发性增长,特别是在能源、医学、材料等领域的变革潜力。他指出,人类已站在AGI的时代门槛上,未来社会结构、人机共生关系等将面临深刻重塑,这不仅是人工智能专业学生的课题,更是全社会需要共同关注与思考的前瞻性议题。
为推进科学与人文素养提升和创新应用,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与教务处、实教处联合举办“AI在人大,智启未来”全校范围人工智能系列讲座。2024年推出第1期13场讲座吸引了来自全校各学院(系)、书院师生以及河北、上海、黑龙江等地高中学子场均百余人线下线上学习,师生反响热烈。2025年推出第2期与第3期“AI在人大,智启未来”人工智能系列讲座。讲座聚焦“大模型技术、具身智能、智能体应用”等当前热点,持续为大家带来前沿AI技术解读,欢迎关注!
更多人工智能通识讲座,敬请期待:
Copyright ©2016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部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主楼1121B 邮编:100872
电话:010-62513381 传真:010-62514955 电子邮箱: ligongchu@ruc.edu.cn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