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大学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汪云海教授团队共有10篇论文获SIGMOD 2026、NeurIPS 2025、IEEE VIS 2025三大 CCF A 类会议录用。以下是被录用论文的简要介绍。
一、SIGMOD 2026
SIGMOD(Special Interest Group on Management of Data,简称SIGMOD)是数据库领域的顶级国际会议,致力于展示和分享数据库系统和数据管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是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A类国际学术会议(CCF A),论文录取率约为20%。汪云海教授团队论文《Visualization-Oriented Progressive Time Series Transformation》已被SIGMOD 2026录用。
论文 1
Visualization-Oriented Progressive Time Series Transformation
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大会(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简称NeurIPS)与国际机器学习大会(ICML)、国际学习表征会议(ICLR)并称“机器学习三大顶会”。据悉,第39届NeurIPS会议将于2025年12月2日至7日在美国圣地亚哥和墨西哥城两地同步举行。汪云海教授团队有2篇论文被NeurIPS 2025录用。
论文 2
GraphChain: Large Language Models for Large-scale Graph Analysis via Tool Chaining
Color-Name Aware Optimization to Enhance the Perception of Transparent Overlapped Charts
论文作者:卢克成,朱利航,汪云海,曾琼,宋维涛,Khairi Reda
通讯作者:汪云海
论文简介:在可视化中,透明度常用于重叠可视化图表(如直方图、平行坐标、集合图)中,从而便于对类别数据进行视觉比较。然而,此类图表往往存在对象之间的大量重叠,导致显著的颜色相互作用。传统的Alpha Blending混色方法在这种场景下表现不佳,常常产生含糊的颜色映射并引入语义歧义。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一种自动化方法,用于生成最优的颜色编码,以增强对透明叠加图表的感知。该方法利用颜色可命名性,最大化复合色与其所属类别标签之间的关联。我们引入了一个颜色名称感知优化框架,在确保可视化中所有区域具备感知可分辨性的同时,生成尽可能一致的配色方案与透明度设置。通过对多类别重叠直方图开展的众包实验,我们展示了该技术相较于标准混色和面向可视化的专用混色模型具有显著优势。此外,该方法还可以推广至其他可视化形式,包括平行坐标系与维恩图。我们提供了该技术的开源实现以及一个基于 Web 的工具,为重叠场景下的复杂数据可视分析提供可复用的工程方案。
论文 8
Visualization-Driven Illumination for Density Plots
论文作者:陈昕,汪云海,鲍怀威,卢克成,Jaemin Jo,Chi-Wing Fu,Jean-Daniel Fekete
此外,汪云海教授团队参与完成的2篇论文《Self-Supervised Continuous Colormap Recovery from a 2D Scalar Field Visualization without a Legend》及《Neighborhood-Preserving Voronoi Treemaps》也获选于IEEE VIS 2025会议上进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