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化学与生命资源学院理化分析测试中心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上线
信息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化学与生命资源学院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4日
虚拟仿真平台
大型精密分析仪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仪(XRD)、核磁共振波谱仪(NMR)等大型精密分析仪器是“双一流”学科建设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支撑。这些大型精密分析设备结构复杂、原理抽象、操作容错率低,传统“观摩+讲解”模式难以满足全员动手、安全规范、反复训练的需求。为落实学校新时代理工学科发展大会精神,降低实验教学风险与设备损耗,中心在学校教务处专项经费支持下,于2025年启动“虚拟仿真与智慧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开发完成上述大型精密分析仪器的虚拟仿真操作系统,现已正式上线运行。
1
该虚拟仿真平台具有以下特点
1. 安全“零风险”——在虚拟环境中完成涉及高真空、强磁场、X射线等极端工况操作,彻底杜绝因误操作造成的人身伤害与设备损毁。
2. 教学“无边界”——7×24小时在线开放,学生可随时随地反复练习,突破时空与机时限制,实现“一人一机”个性化训练。
3. 过程“可评价”——系统内置AI实时纠错与评分模块,自动记录操作轨迹并生成错误分析报告,为教师提供量化考核依据。
2
平台使用提示
1. 适用对象:所有拟独立操作SEM、AFM、XRD、NMR的本科生、研究生。
2. 准入流程:
① 联系中心关丽老师、杨旸老师申请账号;
② 登录平台 http://ruc-xnfz.dlvrtec.com 完成指定模块训练;
③ 完成虚拟仿真训练后,才可预约线下设备操作考核,通过后即可获得正式独立上机权限。
3. 注意事项:
- 账号仅限本人使用,禁止转借。
欢迎广大师生积极使用,并提出宝贵意见,共同推动大型仪器教学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安全化迈进。
Copyright ©2016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部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主楼1121B 邮编:100872
电话:010-62513381 传真:010-62514955 电子邮箱: ligongchu@ruc.edu.cn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