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第八届 “人工智能周 ”如约而至 II 大中小一体化育人 ,AI赋能人才培养
信息来源:人大附中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0日
2025年人大附中“人工智能周”如约而至!八载积淀,智领新程
自2018年首创,人大附中人工智能周已步入第八届。我们始终致力于构建学生、教师、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AI教育生态,从初探前沿的AI大课堂与工作坊,到跨学科合作的深度融合,一路见证了AI教育从萌芽到繁盛的历程。
呼应国家与北京市AI教育新指引,本届人工智能周以“AI交叉赋能·拓界创新”为主题,旨在构建大中小一体化育人新生态,深化AI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本届三大亮点:
贯通新路径:积极探索大中小学衔接,打通一体化贯通的人工智能教育融合路径。
交叉新深度:推出系列AI通识与交叉创新课程,让AI成为连接学科的创新纽带。
拓界新维度:升级AI创作者大赛,首创AI开放麦,在真实问题中激活创新潜能。
诚邀全体师生共赴这场AI盛宴,碰撞思想、探索前沿!
2025年10月20日至24日,我们已为您备好一场人工智能的创新盛宴。详细日程概览如下。
01
AI创作者大赛
作为人工智能周的旗舰活动,第二届AI创作者大赛以“交叉赋能”为核心,设立艺术、音乐、智能体、生命科学四大赛道。我们鼓励学生将AI作为“创新伙伴”,教师将AI视为“教学协作者”,共同探索AI在特定场景下的深度应用与创意表达,产出具有前瞻性的作品,展现AI赋能个性化学习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无限可能。
02
量化文化节
第三届量化文化节将抽象的数学、算法与金融投资巧妙融合。通过精心设计的答题闯关与博弈游戏,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对量化思维的兴趣,在实践中理解模型与数据的力量。这不仅是一场智力的挑战,更是培养未来金融科技与科学决策领域创新人才的沉浸式启蒙课堂。
03
AI主题脱口秀
AI遇见脱口秀,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想碰撞就此展开。AI主题脱口秀旨在打造一个轻松、开放的交流平台,鼓励学生以独特的视角、幽默的语言,分享自己对AI时代的观察、思考与奇思妙想。这里是展现附中学子批判性思维、创新表达与综合素养的闪亮舞台,让智慧在欢笑中激荡。
04
人大高瓴AI前沿科技展
携手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我们将大学实验室最前沿的AI研究成果,如智能社会模拟“玉兰-万象”、 WeaveWave专属AI音乐制作人、自动化科研平台“妙手”等八项研究搬进校园。此展示以互动体验为核心,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并理解AI前沿科技的运作机理与巨大潜力,是“大中小一体化”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
05
AI实践项目体验与互动
这里有来自数字科普协会的真实AI项目等你动手实践,更有与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深势科技联袂带来的“AI for Science”前沿科普。活动将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如何利用AI工具解决科学难题,从“学习者”转变为“探索者”,在动手实践中点燃科学智能的创新火花。
06
AI系列研究课
本届人工智能周将集中展示人大附中在AI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实践,推出涵盖AI通识、AI+X交叉赋能、X+AI融合的系列研究课。课程覆盖全学科,全面展现教师们如何将AI技术作为关键工具与内容,赋能传统教学,革新课堂模式,探索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07
AI主题辩论赛
AI的赋能与思辨
AI已来,我们如何?思辨是青春的华彩,论辩是智慧的云梯。为提升学生思辨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促进校际交流,展现学子才华风采,特举办校际辩论赛,以展现学子们对人工智能的深刻思考,并作为本届金秋辩论赛开赛的表演赛。
时间:2025 年 10 月 21 日(星期二)8:00-9:30
地点:人大附中逸夫楼506教室
队伍:人大附中vs人大附中朝阳学校
主题:
人工智能决策比人类决策更公平/更不公平
08
AI前沿讲座
五场前沿讲座,五大探索维度。从“游戏AI”的算法奥秘到“AI4S”科研新范式,从“AI赋能司法”的实践到“具身智能”的未来,系列讲座汇聚领域专家,旨在为学生打开一扇扇通往未来的窗户,拓展认知边界,感受AI作为通用目的技术驱动各行业深刻变革的磅礴力量。
Copyright ©2016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部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主楼1121B 邮编:100872
电话:010-62513381 传真:010-62514955 电子邮箱: ligongchu@ruc.edu.cn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