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智慧、促进融合,助力青年人才成长——首期“科研促融”学术沙龙成功举办
人才是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是高校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紧密围绕学校“新路”工程建设要求,理工学科建设处策划推出“科研促融”学术沙龙品牌活动,旨在为我校青年人才搭建思想碰撞和成果交流平台,促进学科交流融合、拓宽教师学术视野、释放科研创新活力,积极营造青年教师敢于交流、勇于沟通、善于表达、乐于分享的创新氛围,助力青年人才成长。
12月13日下午,首期“科研促融”学术沙龙以“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为主题,在明德主楼930报告厅组织召开。沙龙邀请我校6位领域专家围绕活动主题,从文理学科不同视角分享前沿学术成果,40余位青年教师现场聆听、积极互动。本次学术沙龙由我校“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统计学院周静副教授、信息学院杜玮副教授共同主持。
理工学科建设处处长王亚培首先系统阐述了理工学科建设处在科研管理中的创新举措,介绍了“科研促融”学术沙龙的举办初衷与发展构想。他表示,“科研促融”学术沙龙是理工学科建设处新推出的系列活动,是落实学校关于青年人才队伍建设要求的创新举措,也是推动我校有组织科研的积极探索。理工学科建设处将把开展有组织科研作为加快推动我校科技创新的重要抓手,创建更多交流机会与平台,为学科发展和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随后,6位报告嘉宾依次作专题报告。
应用经济学院魏楚教授以“水资源效率评估”为题,系统介绍了经济学框架下水资源分析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政策评估和管理实践,提出可以从水资源和水污染两个维度进行效率评估,并立足中国实际,对概念设定、模型选择、政策制定等未来潜在方向提出了深刻展望。
环境学院龙峰教授以“水中新污染物现场即时检测仪器的研制与应用”为题,结合国务院出台的《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指出开展新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研究的必要性,系统介绍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化全光纤倏逝波荧光分析仪等多款仪器,及其在人民生命健康、生态环境安全、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的重要应用。
环境学院郑祥教授以“膜技术在中国水资源再生的应用:过去,现在与未来”为题,结合生动详实的数据展示了膜技术在海水淡化、市政饮用水、市政污水、工业水处理等领域的规模演变,并介绍了以膜组件与制膜原材料的供应链上端数据来估算全球或地区膜产业产值与规模这一新方法,提出了膜领域自主创新发展的路线图,展现了团队成员在膜技术创新、民族品牌建立等方面的责任担当。
环境学院朱葛夫教授以“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原理与前沿应用”为题,生动讲解了微生物的厌氧呼吸机制、厌氧消化的微生态特征、互营菌代谢原理及其产甲烷过程等内容,展示了互营菌与产电菌功能主导的生物质定向转化与能源回收新技术,介绍了相关研究成果在厌氧生物处理效能与运行稳定性方面实现的新突破。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唐建军教授以“农业水资源管理的几个核心问题”为题,系统介绍了农业水资源利用的基本现状和农业水资源管理的历史沿革,提出通过水权交易、灌区管理体制改革、节水技术采纳三类方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环境学院霍正洋助理教授以“限域电场电穿孔消毒技术”为题,聚焦流域水环境新污染物治理中病原微生物处理这一重大命题,详细讲解了纳米线电穿孔消毒技术的原理和机制,介绍了其在限域电场电穿孔消毒装置智能化升级中的创新举措,展现了我校青年人才的科研活力。
每场报告结束后,参会青年教师结合自身研究方向,围绕理论方法、实验技术、创新方向等方面,踊跃向报告嘉宾提问请教,与报告嘉宾进行深入交流探讨。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科创凭翘楚,协同聚英才,科技自立自强需要青年人才接力奋斗来实现,创新难题需要通过互知、互通、互鉴来攻克。理工学科建设处将持续打造“科研促融”学术沙龙系列品牌活动,构筑学科交叉融合平台、搭建跨学科合作桥梁、涵养一流学术生态,促成更多科研新视角、新思路、新模式,赋能学校科技事业发展繁荣,努力为学校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作出更大贡献。
Copyright ©2016 中国人民大学理工学科建设处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主楼1121B 邮编:100872
电话:010-62513381 传真:010-62514955 电子邮箱: ligongchu@ruc.edu.cn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