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携手北京金安创世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联合实验室
信息来源: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网站 发布日期:2025-04-16
4月14日下午2点,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金安创世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国家治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创新平台举行。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汲培文,原中国驻芬兰大使馆科技参赞袁旭东,北京金安创世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金安创世)总经理苏文、投资人潘鹏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国家超级计算(中国科学院)中心、山东大学等单位的专家,联合实验室主任汪云海及中国人民大学相关部门领导出席。仪式由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杜小勇主持。
林尚立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人民大学虽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但近年来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学校创新性地提出“智慧治理”理论框架,通过深度整合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分析方法与社会科学理论,构建了包含复杂决策支持、智能监管预警和系统性治理方案在内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在人才培养方面,林尚立重点介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举措。人大率先推出创新研究课程体系,鼓励学生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和区块链技术开展跨学科研究,通过项目制学习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同时,学校特别设立创新创业孵化期,并构建了包括风险投资、创业基金在内的全方位支持平台,切实推动学生创新成果转化落地。
谈及与金安创世共建联合实验室,林尚立认为这是学校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他指出,联合实验室重点研发的非法金融活动智能监测平台,既体现了人大“智慧治理”的核心理念,又切中了国家金融安全领域的重大需求。未来,学校还将筹建金融创新工程中心,充分发挥人大在金融学科方面的传统优势,通过开设“金融+数学” “金融+数据工程”等交叉学位项目,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需求的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林尚立最后强调,期待联合实验室能够产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创新成果,为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做出实质性贡献。
潘鹏在致辞中强调,金安创世坚持全栈自研,已在图数据库核心技术、区块链溯源、大数据模型推理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潘鹏表示,此次与中国人民大学共建联合实验室,是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联合实验室将重点攻克大模型可信推理这一前沿技术难题,着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应用”的创新闭环,切实解决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两张皮”的痛点。他相信,通过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必将为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创新动能。
林尚立与苏文为联合实验室揭牌
林尚立为联合实验室技术发展指导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
汲培文在讲话中建议,中国人民大学与金安创世应充分发挥各自在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的优势,构建“需求导向、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他特别指出,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将高校的前沿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国家重大技术需求有机衔接。在具体实施路径上,他建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让硕士、博士研究生深度参与企业实践项目,在实战中培养既懂理论又善实践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袁旭东系统分析了德国、芬兰等欧洲国家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的先进经验。他表示,将充分发挥其在国际合作方面的专业优势,助力联合实验室发展。
汪云海介绍了其团队与全国一些经侦总队的合作成果,指出当前警务实战对大语言模型的可信推理能力和高效可视化分析系统提出了迫切需求。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镇,作为人大学者,其团队正致力于攻克这些关键技术难题,通过深化校企合作,让科研成果真正服务于一线实战需求,为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人大学者的一份力量。
未来,联合实验室将整合高校学术与企业技术优势,承载突破非法金融监测技术、保障金融安全的使命,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推动产学研融合、探索国家治理新范式搭建重要平台。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联合实验室能够为我国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Copyright ©2016 中国人民大学理工学科建设处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主楼1121B 邮编:100872
电话:010-62513381 传真:010-62514955 电子邮箱: ligongchu@ruc.edu.cn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04号